2020-01-10

中民新能攻坚战

  “对于新能源企业而言,资本和人才是核心竞争力,技术何尝不是?”在中民新能总裁肖宏江看来,如果提质增效是一场攻坚战,技术就是他手上最重要的武器之一。

  “过去我们依靠资本优势做大规模,现在公司已经进入了精细化发展阶段,重中之重是如何管理好存量资产,充分挖掘潜能,运用领先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资产效益,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

中民新能总裁肖宏江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小即是大”的时代。技术基础设施的发展使商业要素的颗粒度越来越小,也使得精细化运营成为可能。广告业能够“千人千面”地进行精准推送;教育平台能够根据学生需求因材施教……

  技术变革带来的精细化运营席卷着每个领域,包括新能源。在过去半年里,中民投旗下中民新能不断地通过新技术尝试和精细化管理,提升资产价值。

  技术攻坚,小试牛刀

  2019年12月,中民新能的技术小组在盐池支持并网工作期间,了解到宁夏盐池54MW村级扶贫电站和10.8MW分布式扶贫电站,一直存在着发电量偏低的问题。

  盐池地处西北,交通不便,而电站又分散在不同的村落,两位技术人员江红胜和陈健明花了两天时间,才走遍了分布在盐池6个乡镇的19个分布式电站。

  一番考察后,他们发现:“这些电站基本还在‘裸奔’,没有智能监控设备,电站运行状况和设备工作状况完全依靠人力现场巡检,费时费力。”

  在了解箱变、通信柜、逆变器、线路等现状后,江红胜因地制宜地提出技术解决方案:充分利用村级扶贫电站已有通信设施,采用无线通讯方式,将电站信息上传至云平台,通过移动端或者网页端,实现后台监控功能和功率控制功能。通过高性价比技术方案,大幅节省公司资金,提高运维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随后,项目公司以长流墩3MW村级电站作为试点,开展设备安装和软件接口的联合调试工作。

  在更大规模电站资产的提质增效上,技术的作用也被充分发挥。盐池200MW项目涉及到部分存量资产,桩基和支架是四年前就打好的,当时按照每组串22块组件进行设计,随着技术进步,现在每组只需要20块组件。但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案实施,就会造成桩基、支架以及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技术小组几位骨干成员经过详细讨论,并跟设计院、设备厂家多方沟通,完成了技术优化方案论证,最终可实现资源完全利用,发电收益显著提高。

  提质增效,全面作战

  2019年8月加入中民新能后,李成温用90多天的时间,走访完中民新能在全国17个省市的29座光伏电站。经过全面排查,他发现,中民新能有很多优质资产,但也有一些因为监管不力和经验不足等问题,被长久搁置,变为低效甚至无效资产。在看过李成温整理的现存问题与改进方案后,肖宏江决定,要尽一切努力盘活这些资产。

  于是,两人形成了一个驻扎前线,一个坐镇后方的分工:总工程师李成温带领技术团队在全国各地主抓电站提质增效工作;而总裁肖宏江则从总公司层面协调作战,整体调度,在金融机构、设备供应商间奔走协调,保障资金、人力、物力支持。

  在不到一百天的时间里,李成温带领技术团队与区域公司团队紧密配合,实现了电站增容并网40MW。这意味着每年超过4500万千瓦时的新增发电量,和超过3000多万元的新增收入。

  进入12月,宁夏盐池200MW项目进入并网冲刺阶段。这是中民新能首个,也是宁夏首批并网的国补竞价项目之一。如何在资金极度紧张、冬季低温施工以及各种内外部环境压力下顺利并网,对项目组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

  12月5日,肖宏江召开总部全员大会,宣布成立安全生产部,同时决定从区域公司和研究院抽调几名负责人作为技术骨干,与安全生产部成员一起组成技术支持小组,由李成温率队,前往盐池全力支持项目并网工作。在项目推进的攻坚阶段,肖宏江协调多方资源,保障资金,为项目顺利并网提供了强有力的坚实后盾。

  技术组到达盐池当晚,李成温召开了现场动员大会,特别强调,要把盐池200MW项目打造成标准样板工程,为后续项目的管理打好基础。经过技术支持小组与宁夏项目公司20天的联合攻坚,项目于12月26日顺利并网。

  驻扎盐池期间,技术小组除了全力服务和支持盐池200MW项目外,还要服务和支持宁夏10.4MW户用扶贫项目的并网工作,盐池村级扶贫电站后台监控完善工作,同心200MW项目、盐池380MW项目、234MW项目的技改和复验工作,以及推动解决宁夏地区项目档案资料、工程结算、尾工消缺、技术改造等问题。

  在提质增效这场持久的攻坚战中,中民新能从上到下都在贡献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