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6

Lord Nicholas Stern中国的发展历程为其他国家带来经验

  1月23日,2019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期间,在中民投“全球化4.0与中国包容性增长”主题晚宴上,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主席、著名气候变化研究专家Lord Nicholas Stern指出,未来五六年是中国的关键时期,我们有义务在中国变革之时与之合作,并保持开放心态。

  以下为讲话全文:

  未来五六年不仅对中国至关重要,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以及整个世界都很重要。

  让我们通过一组数字感受一下它的重要性。

  世界经济将在20或25年内翻一番,平均增长率在3%左右。在这期间,如果要让气温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我们需要减少35%或40%的排放量,如果要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则要付出更多努力。

  在全球经济翻倍的同时减少35到40%的总排放量,意味着我们的行动要有规模性和紧迫性,要在未来5年内做出影响未来15到20年的投资决策,同时要践行我们的共识,包括中国主导下达成的“巴黎协定”。

  21世纪全球经济增长迅速,我们看到新的创造与就业机会不断地出现。比如低碳、零碳电力的出现,加速了电动汽车的出现,和内燃机时代的结束。但经济增长对环境同样带来了负担。

  应对挑战,我们所采取的方法,是实行包容性增长。

  未来的5年,对于中国和世界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不仅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影响与“一带一路”国家关系的重要时期。

  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好时机:国民收入在增长;从提供制造业和商品转向提供服务和专业技术;过去几十年中国对于教育的重视带来了高端人才……

  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影响着65-70个国家。这些国家总人口约为40亿,是中国的两到三倍,但人均收入只有中国的一半。

  如果这些国家没有改变发展方式,未来20年它们的收入翻一番,那么排放量会直追今天的中国。

  作为世界的一份子,我们有义务在中国变革时与它合作,并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因为中国的科技、商品及服务对我们的生活水平和未来发展都很重要。

  同时,整个世界,包括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必须共同努力,增强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

  中国过去几十年的探索是具有前瞻性的。现在的“一带一路”国家,可以看到中国过去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并以此为鉴。比如在环境问题上,过去中国的观念是“先污染,后治理”,但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足够的技术,不需要将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

  中国也正在改变,因为中国在弯路中吸取了教训。如今,中国在治理污染和交通拥挤等方面付出巨大的努力,并且研发出切实可行的技术。这些都是“一带一路”国家可以借鉴、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