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生国际通航介绍
民生国际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是亚洲知名的专业公务机运营商,目前携手旗下全资子公司——亚联公务机共同运营亚洲最大的公务机托管机队,为遍布全球的公务机客户提供包括公务机托管、公务机包机租赁、公务机地面代理、公务机维修维护、公务机购买咨询、公务机资产管理等在内的全流程公务航空定制服务。
截止2014年,民生国际通航已经拥有中国民航通用航空甲、乙、丙类全系列经营资质及中国民航CCAR135、CCAR91、美国民航FAR91、开曼民航CAR91等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公务机运行资质,并已设立香港、澳门、台北等三个国际(地区)运营基地及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昆明、郑州、重庆、天津、杭州等十个境内运营基地,是目前国内经营种类最多、运行资质最全、运营范围最广、基地布局最完善的公务航空运营商。
公司为全球客户提供包括美国湾流、加拿大庞巴迪、法国达索、欧洲空客、巴西宇航、美国豪客等主流品牌的核心机型托管服务,现有机队包括Gulfstream550、Gulfstream 450、Gulfstream 280、Gulfstream 200、Bombardier GlobalXRS、Bombardier Challenger 605、Bombardier Learjet 60、Falcon 7X、Falcon 900、Airbus ACJ 319、AirbusACJ 318、Lineage 1000、Legacy650、Hawker 4000等十余种机型、六十多架顶级公务机;自公司投入运行以来,旗下机队已飞抵数十个国家的上百个机场,运行区域遍及全球各大洲。
民生国际通用航空现有的核心管理团队全部拥有多年公务机运营管理经验,是中国公务航空行业的开拓者和践行者。公司技术团队包括曾执行过国家首长专机任务的资深飞行教员、为中东皇室提供空中服务的卡塔尔航空乘务精英、具有十余年公务机运行经验的飞机性能专家、具有数十架公务机引进经验的专业接机小组等。公司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专业、舒适的公务飞行体验,全面满足客户出行需求。
除了追求卓越的私人飞机托管服务及公务包机服务外,民生国际通航还将致力于完善国内公务机运营基础设施,通过规划、建设公务机固定运营基地(FBO)、公务机维修中心(MRO)等衍生产业,力图从根本上改善并营造更好的公务航空运营环境,为客户提供更细致入微的综合性服务。
二、公司战略定位及规划
作为目前亚洲地区最大的公务机托管运营商,民生国际通航定位于成为亚洲公务机运营的产业领导者,并在3-5年内成长为高度市场化、竞争优势明显、具备国际标准的世界级优秀公务机品牌。
公司将在3-5年内实现机队规模200-300架,从提供传统的单一产品和服务转型为向客户提供全方位公务航空服务的行业专家,充分发挥专业化与规模化优势,迅速成为公务机行业的领导者,具体表现在:
1、形成涵盖公务机产业上下游服务的多元化服务架构,业务范围覆盖公务机托管、公务机包机、公务机俱乐部、FBO运营、MRO运营、公务机资产管理、高端定制旅游等;以公务机托管为业务核心,带动FBO发展,增加MRO盈利模式,打造公务机咨询、购买、引进、运行、服务、维修、资产管理、地面服务、全球支援网络在内的全方位运营模式。
2、经营模式由运行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广泛开展对外合作,通过收购、重组境内外公务机运营、保障资源,逐步建立起全球保障及服务网络。
3、加强品牌建设,夯实业务基础,做好市场推广,塑造民生通航的国际知名品牌。
三、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截止2014年,全球有超过35000架公务机,其中近70%集中在美国,15%在欧洲和南美地区,亚太地区的份额不到10%。中国公务机行业较发达国家起步晚很多,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尚未达到频繁使用公务机的程度、高端人士的消费观念低调、政策限制以及高昂的飞机引进关税、增值税和运营成本、落后的配套设施建设等原因,目前中国公务机市场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国。
中国大陆境内目前正式投入运营的公务机公司近二十家,规模较大的包括民生国际通航(含亚联公务机)、金鹿公务机、国航公务机、东航公务机、南山公务机、中一公务机等,机队总数约在220架左右。从发展历史看,中国公务机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并保持了十多年的缓慢发展,直到2008年才进入爆发式的增长过程,公务机机队规模迅速增加,从2008年的51架猛增到2012年的162架,年均增长率高达54%。但从2013年开始,虽然国内公务机绝对数量仍然在增长,但机队规模的增速却出现明显降低,已由前期的54%降至2013年的24%。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公务航空发展初期,机队规模的基数较小,年增长率的数值变化较快;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整个公务航空产业的发展整体呈现难以持续的态势。目前,我国的公务航空产业的市场规模有限,市场结构不合理,产品形式单一,产业链发展不均衡,资源紧张,基础设施不完善,最终导致终端消费者的市场价格高,公务航空的市场潜力也无法得到充分释放。
上图:11月24日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并购民生国际通航、亚联公务机有限公司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但从长远看,国家对于通用航空的发展是持肯定和鼓励态度的,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对公务航空、通用航空的需求会越来越大,通用航空、公务航空对国家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巨大推动作用也逐渐被认识;另一方面国家已经着手并陆续出台了一批有助于行业健康发展的新法规。尽管业内普遍认为2013至2015年会是中国公务航空业的调整期,但这一细分市场的未来发展仍然十分可观;正如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在2014年发布的公务机市场预测所述,中国将在2033年成为仅次于北美、欧洲的世界第三大公务机市场,在2014年至2033年期间,大中华区的公务机新机交付量可达2225架。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公务航空产业将伴随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及航空管理政策的改变、运行环境的改善而重新步入快轨,并成为下一轮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