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3

中民投结盟卢森堡通航的战略深意

4月30日,卢森堡国际通航集团(简称“卢森堡通航”)完成了对瑞士公务航空公司——宜捷航空(ExecuJet Aviation)的全资收购,引发业内热议。

宜捷航空创办于1991年,主要开展飞机管理、包机、飞机维护及维修等业务,其机队由庞巴迪、波音、湾流、达索、皮拉图斯等厂商的165架飞机构成,拥有超过1000名雇员,在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和中东六个地区运营19个FBO基地。

此次收购宜捷航空,是卢森堡通航近些年来一系列战略收购中的一个。据悉,卢森堡通航于2009年在卢森堡成立。自2011以来,其收购动作不断,相继将德国的Fairjets、比利时的Abelag、法国的Unijet、英国的LEA、以及葡萄牙的Masterjet等欧洲多家公务航空公司纳入囊中。当然,与之前的收购相比,此次收购,在规模和价值上达到一个小高潮。收购完成后,卢森堡国际通航集团的机队规模将超过250架。隐隐然,一个公务机运营界的庞然大物横空出世。

卢森堡通航的此次收购之所以引起国内的广泛关注,在于其前不久(4月27日)刚刚与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民投”)达成一份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合作进行全球公务机产业链收购。这里需要注意两个关键词,一是全球,二是产业链,也即是说,双方的合作不是小打小闹,其瞄准的是全球,定位的是公务机产业链。对于此次合作,中民投副总裁孔林山表示,它是中民投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部署;卢森堡通航总裁帕特里克·汉森先生也表示,此次合作前景广阔。

没想到,孔林山、汉森先生的话音刚落,双方战略合作的成果便立刻显现,宜捷航空于三日后被宣布拿下,这速度实在快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很显然,中民投在收购宜捷航空的项目上,应该起到了关键作用。

关于中民投,虽然注册成立仅一年有余(2014年5月9日在上海注册成立),但发展势头迅猛,其是由全国工商联牵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大型国字号民营投资集团,注册资本金达500亿元。

中民投于去年8月份正式挂牌,3个月后,便宣布增资民生国际通航,实现61.25%的持股比例。民生国际通航是谁?其前身是中信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3月,2013年3月,中信通航被民生云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收购。2014年1月14日,经工商局核准,中信通航更名为民生国际通航。同年2月27日,民生国际通航获得了《CCA R-13 5部运行规范》以及《C CAR-91部航空器代管人运行规范》。同日,它还与民生银行的子公司民生租赁签署了100架公务机的战略合作协议。到目前为止,民生国际通航已经具备通航甲、乙、丙类全系列经营资质,还拥有CCAR147维修培训资质,同时通过收购亚联公务机,分别获得美国民航FAR91以及开曼民航OTAR91、OTAR125公务机运行资质,已设立三个国际(地区)运营基地及八个境内运营基地,机队总数近70架。

比较一下卢森堡国际通航和民生国际通航的发展模式,可以发现,双方的战略手法极其相似。难怪汉森先生也感叹:双方合作的战略契合度非常高。目前,卢森堡通航已初步完成了欧洲布局,而欧洲正是中民投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发展方向。

中民投自成立之初就将“充分利用境内境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作为战略愿景,并设立了中民欧洲资本平台。此次,与卢森堡通航携手,助力其完成欧洲布局只是第一步。可以大胆推测的是,下一步中民投有可能收购或持股卢森堡国际通航集团。

不过,虽然这只是中民投的一小步,但在外界看来,中民投成立一周年以来,在公务机领域频频出手,多少有些令人不解。一些人表示:公务机运营并非高利润行业,为什么中民投如此执着?对此,笔者以为,仅就在当前背景下,中民投如此大手笔进入公务机行业,有其合理性和前瞻性。

拿巴菲特来说,到目前为止,巴菲特收购NetJets已经17个年头了,但是他一直在抱怨:投资NetJets并不挣钱。那么,为什么一个不挣钱的公司,巴菲特要持续拥有17年?原因其实很简单。公务航空是什么?它是精英群体的首选交通方式。掌握了它,就掌握了精英群体的流向,也能改变精英群体的流向。在现代商业社会,精英群体的流向暗示了商业机会的所在。巴菲特作为超一流的投资高手,怎么会做没有回报的项目?事实上,NetJets为他带来的不是直接收益,更多的是潜在的投资信息和商业机会。中民投或许看重的也是这一点。

此外,很多媒体针对中民投与卢森堡通航的合作评论道,卢森堡通航已经成为仅次于NetJets的世界第二大公务机运营商,他们做如此评论,似乎没有注意到与宜捷航空同在瑞士的VistaJet,更没有意识到,机队规模世界第二并不代表竞争力世界第二。

不过,中民投既然选择了卢森堡通航,那就坚持下去,下一步要做的就是——与盟友一道,盘活国际国内所有资源,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全球化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等竞争力到位了,再宣布世界第二也不迟。

(作者:十方 《公务与通用航空》杂志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