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7

中民投发展高科技建筑工业 开启建筑业绿色革命

来源:新华网

 在环境质量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重视的今天,在城镇化发展的浪潮中,我们身边还有一个持续产生噪音、粉尘污染,且能耗巨大的存在,这就是城市中的建筑工地——根据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统计,建筑工地扬尘已经成为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目前中国每年在建筑工地产生约25亿吨废渣,给原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负担。

    中国建筑业,需要一场绿色革命。而且,这场革命的序幕已经拉起——2016年2月21日,国务院在其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10年内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率达30%。

    这里提到的装配式建筑,是通过“建筑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实现的。与传统的粗放建筑方式相比,建筑工业化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可节约建筑时间80%,节水80%,节能70%,节材20%,减少80%的建筑垃圾,施工现场无粉尘、噪音、污水等污染,而且解决了保温、防水抗渗、不隔音等建筑通病。

    这一建筑行业的巨大变革,正在影响着这个超过10万亿产值的巨大市场——一直被认为施工水平还部分停留在秦砖汉瓦时代的中国传统建筑业,终于有了翻身成为高科技制造业的可能。

    建筑业的绿色革命开始了

   在湖南长沙,这个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如今绿色建筑产业也在迅猛崛起。记者注意到,在前不久公布的“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省会城市”中,长沙位列榜首。这其中,建筑业的进步功不可没。在中民筑友位于长沙的建筑工业化科技博览园,记者看到,整洁干净的制造基地、配置完善的研发与培训基地,以及可以直接预览成品的新型城镇产品示范中心,都在向人们展示着未来建筑业的升级进化方向。而且,这家中民投旗下的专业公司已经申请了专利技术600余项,被认为是建筑工业化领域发明专利能力最强的公司之一。

   “为了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我们必须让更多房子通过建筑工业化的方式建造,中国的环境问题会得到大大缓解。”中民筑友总裁訚军对记者这样表示。在中民筑友的生产工厂,记者看到,建筑板材在智能流水线上得以规模化生产,产品质量的监测也用上了全信息化的管控过程,组件的装配实现了一体化操作,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配合最终在施工阶段,可以通过机械的操作,实现更有效率更绿色的建筑装配。

    这些绿色节能的建筑材料,率先在位于长沙市区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得到了应用——记者在正在建设中的湖南一师范青年教师宿舍项目建设现场看到,使用全套建筑工业化方法生产的建材,正在有序装配成为整齐明亮的宿舍楼,而且整个建筑工地没有以往的漫天粉尘和恼人噪音,周围临近单位的人也对这些与众不同的宿舍楼感到很新奇。

    中国传统建筑业所采用的手工作业为主的现场施工方式,是时候进行彻底改变了——用传统方式,不仅建筑的质量、进度、成本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更是带来资源、能源的大量消耗与浪费;如果用建筑工业化的方式生产,完全可以用更优的综合成本,为社会创造更低价优质的房屋。

    科技护航 走出国门 改善建筑业低端形象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从事建筑业上下游相关行业的人,有将近2亿人。这其中的绝大多数,都还在使用传统的技法,处在行业的下游。而这些人,其实完全可以转变他们的职业生涯,从普通的工人,成为真正的技术工人。中民筑友副总裁杨宏伟告诉记者,如果农民工只是在建筑工地上作业,他们对于城市的归属感和实际个人保障都是不足的;而在建筑高科技制造企业中,他们完全可以转化为职业技术工人,甚至更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也为他们提供切实的“市民保障”。

    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建筑工业化并不仅仅是一种科技的升级,它通过科学化、机械化的操作方式和作业环境提升效率,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改善人口融入城市环境的固有障碍,促进整个建筑行业体系的升级转型,从源头到生产到现场装配,整条产业链都将随时发生巨大的变化。

   而且,如今的建筑工业化早已不是只能做简单样板房的技术阶段,除了高层项目,也能做别墅和公共设施,除了住宅之外,也能做市政工程。

   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优秀的建筑工业化企业,在国内刚刚起步,就有不少海外的合作伙伴找上门来。无论是在同样面临巨大城市化机遇的印度,还是在非洲、南美等地,中国成熟的建筑技术和建筑工业化产品都受到青睐。中民筑友首席技术官俞大有告诉记者,目前已有尼日利亚、津巴布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12个国家正在与公司密切接触,商谈合作意向。

   更为值得期待的是,建筑产业化企业正在和开发商展开深度合作,帮助房企降低成本、加快项目进度、提升产品质量,最终在减少和压缩开发周期方面产生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