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08

“搭积木”式房屋建造兴起 中国拥有10万亿蓝海市场
揭秘建筑工业化的中民投样本

来源:南方都市报

 长沙产业园工厂内的预制构件生产流水线。

    长沙产业园园区一角。

    产业园内建设中的科技楼工厂。

    南都讯 记者冯群星 广东、湖南、江苏、上海……近年来,一种就像“搭积木”的盖楼方式,正在全国各地越来越多地出现。与传统的一砖一瓦盖起一栋楼不同,施工现场少有林立的脚手架,巨大的塔吊如同伸长的手臂,将一块块构件搭建、组装成为完整的楼宇。
    这背后,其实是一场以科技、绿色为核心的“建筑工业化”革命。作为新型的建筑生产方式,建筑工业化以预制构件和机械装配为主要特征:钢筋、墙板等建筑构件都事先在工厂制造,自流水线模具化生产而出,现场只需完成构件的搭建与组装即可。
    建筑工业化:打造传统建筑“升级版”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这座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的高等学府,用两栋16层的青年教师公寓,为建筑工业化增添了新的注脚。
    新建的公寓将成为湖南教育系统内首座投入使用的装配式建筑:建筑构件在工厂里完成预制,运抵施工现场后直接装配,工期较传统方式可缩短一半;每块构件都有编号,包含了出厂时间、安装位置等信息。未来,施工完成后可进行信息化管理,有望实现产品质量的终身追溯。
    相关管理人员介绍,传统建筑生产的缺陷之一是大部分工作依靠人力,建筑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将使得建筑品质更加可控。
    例如,根据国家有关规定,240毫米厚的墙板,允许的误差在正负10毫米左右。工厂制造可以按照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减少误差的同时,应有的孔洞可以提前设计、预留。预制外墙板出厂时就已具备防水和保温功能,后期不再需要大量的抹灰、粉饰工序,让人头疼的渗水、开裂问题也有望得到极大改善。
    而从外观上看,与传统工地最大的不同是,建筑外没有密密麻麻的脚手架。相关管理人员说,传统的外脚手架不仅是极大的消耗源,也是传统工地上最大的危险源。不搭设脚手架,工人的危险作业也可相应减少。
    根据行业公开的统计数据,建筑工业化还有很多优势:节能70%,节材20%,减少80%的建筑垃圾;施工现场无粉尘、噪音、污水等污染,而且解决了开裂、漏水、不节能等建筑通病。
    有人担心,当盖房子变得像搭积木,抗震等安全性能是否能得到保障?对此,中民筑友科技集团副总裁杨宏伟表示,由于从设计到施工都有明确标准,装配式建筑其实更加安全。
    中国建筑总产值六成可发展建筑工业化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强调,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这被业界人士视为重大利好。
    据了解,由于符合国家绿色建筑指标,在起步较早的上海、江苏、湖南等地,相关细则已经纷纷出台,给予建筑工业化相应的财政补贴、容积率奖励以及城市配套费减免。
    “建筑工业化代替传统建筑是必然趋势”,杨宏伟说,“上海已经规定,今年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必须采用这种方式。”而在中民筑友选择率先布局的长沙,消费者可以获得6 0元/平方米的绿色建筑购房补贴。
    杨宏伟认为,虽然还存在着一些技术和观念上的阻碍,但在政府力挺下,建筑工业化的趋势已经不可扭转。
    此外,全国建筑业的情况也让杨宏伟信心十足。“2015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为18万亿元,其中约10万亿元产值的房屋建筑,基本上可以用工业化方式替代。所以,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
    今年年底前,中民筑友将在上海、江苏、广东等地建成8-10个绿色建筑科技园,未来则会瞄准所有的省会城市、重点城市进行产业布局,增加辐射范围,从而有效降低制造和物流成本。
    “中民筑友将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打造出千亿规模。”杨宏伟说。
    在扬帆蓝海的征途中,中民筑友仍需面对远大住工、万科这样的顶级对手。但杨宏伟认为,建筑工业化的工艺相对复杂,鼎立格局尚未形成,新晋企业仍有很大机会。所属的中国民生投资集团被视为“民营投资旗舰”,为中民筑友提供了资本和品牌保障。
    杨宏伟说,与聚焦制造或是施工等某几个方面的其他企业不同,中民筑友的优势在于,从设计研发、装备制造到生产,从物流到现场装配,加上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形成了最完备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产业链。
    成本控制、人才培养等仍需完善
    事实上,20世纪50-60年代,既能满足巨大的住宅需求量又无需太多劳动力的建筑工业化,曾在欧洲、日本等地掀起高潮。到了90年代,日本采用工业化方式生产的住宅,已经达到竣工住宅总数的25%到28%左右。
    而在中国,建筑业长期依托于人口红利,受廉价劳动力和低价竞争等因素影响,建筑工业化发展一直滞后。2013年,由发改委、住建部制定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出台,有业界人士认为,建筑工业化终于“迎来春天”。
    杨宏伟透露,目前中民筑友长沙产业园的产能已初步到位,完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60亿元人民币。
    采访过程中,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被杨宏伟反复提及。在他看来,新型城镇化呼唤绿色、宜居的建筑,它要求传统建筑业高消耗、高投入、低收益的问题必须改变。
    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是推动农民工市民化。有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农民工总量达2.69亿人,其中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比超过七成,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力量。有业界人士称,建筑工业化带来的变革,或可使他们更快融入城市。
    杨宏伟表示,传统建筑方式下,农民工只是建筑工地上干活,干完了再换下一个工地,实际个人保障不足,对城市也没什么归属感。在建筑工业化企业中,他们则可以通过接受技术培训,转型成为产业工人甚至是更高层次的管理人员,这是更加切实的职业途径和市民保障。
    “以前的农民工大多以60后、70后为主,再过几年,60后就要退休。”相关管理人员说,传统的建筑工地上就业环境差,也未必天天开工,转型后的产业工人将有更舒适和稳定的工作环境,总体收入是“有保证、可预期”的。
    不过,成本控制、技术标准等多种因素,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对此,中民筑友科技集团首席技术官俞大有解释说,建筑工业化的特点是“量大从优”,建得越多,成本摊得越薄。
    他同时指出,不能简单以最后的造价来计算。“我们的建筑周期是传统的1/3,对于地产商来说,银行贷款每天的利息都很高,节约下来的时间实际上就是节约下来的成本。另外,在传统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变更,在新的方式下很少发生”,俞大有说。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项目。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