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6

搭建跨境资产管理平台 中民投亚洲为中国企业保驾护航

《中国经营报》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展示出越来越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产品驱动到资本驱动,中国正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蓬勃活力。中国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已把目光投向全球,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优质投资标的,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和管理。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和“引进来”,选择什么产业进行资产配置和管理,如何更好地融入当地的文化环境,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会面临的问题。

        中国民生投资集团副总裁、中民投亚洲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钢在“2017年亚太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提出,中国企业要联合发展,中民投亚洲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民投亚洲”)可以作为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资源组织者和共商发展的平台搭建者。陈国钢强调,要实现跨境资产管理的成功,离不开三大要素,人文的交流,产业的选择以及资本的平台。

        跨境资管三要素,以点带面,以面铺点,点面结合

       《2017年亚太资产管理发展趋势与展望》中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球资产管理行业管理资产总额为166.5万亿美元,同比上涨5.2%。其中,亚太地区的资产管理规模高达10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83%;资产管理规模全球占比约65%,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

        陈国钢表示,伴随亚太资产管理规模的不断增长,中国人可投资的资产也在逐步提高,从这个角度说,中国资管行业其实已经具备了跨境配置的基础条件。

        中民投亚洲旨在成为服务民营资本健康发展的跨市场资源组织者。公司将立足国内、依托香港、辐射亚洲,实现资源的整合与互通,支持“一带一路”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陈国钢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现在已经达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这体现了政府要将此贯彻到底的决心,也体现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信心。

        事实上,对于所有行业,特别是资产管理行业来说,如何选择一个创新的资产管理方式以及全球化发展的途径,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人民目前可投资的收入、资产正在逐步增长。中民投作为跨境资源的组织者,不单单要有配置的能力,还要有管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要为合作伙伴搭建一个平台。

        如何去建立这样的平台?陈国钢表示,跨境的整个资产管理的成功,离不开三大要素,人文交流、产业选择、 资本平台。“其中人文环境是面,要充分研究当地人文宗教环境并选择适合的业务伙伴开展合作,产业选择是点,要审慎分析当地产业需求,选择受当地‘欢迎’的民生产业开展投入,资本平台是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只有三者的有机整合,才能真正实现以点带面,以面铺点,达到点面结合,实现成功的跨境资产管理。”陈国钢根据其自身多年经验分析。

        架桥引流支持“一带一路”沿线产业发展

        从跨国经营经验和投资规模看,目前国企、央企仍然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力军。但从参与跨国投资的企业数量上看已经有所变化。2006年,央企对外投资比例高达68.4%,地方企业占比13%,民企对外投资较少。到了2016年以后,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逐年攀升,尤其是位于长江沿线的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热情更是愈发高涨。

        目前,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大致的产业布局,但是,“长期以来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地产开发、交通地产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实际上在‘一带一路’国家里还有很多领域没有开发,因此未来还有着广阔的投资空间。”陈国钢分析。

        客观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差异非常大,60多个经济体经济非常多元化,这为跨境并购以及并购基础上大量的投融资以及资产管理带来了增长机会。如何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提高中国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大资管又如何实现跨境的管理?陈国钢认为,这是一个产融有效结合的问题,要用创新的金融思维服务实体产业发展,也是全球配置能力的问题,目前大资产管理行业普遍面临这一大课题。“首先要有一个可供战略依托落地的实体,就是境内外要有一个投资、管理的实体,通过这个管理实体开展全球资产配置以及资金管理,进而发展成为一个可以进行跨境交易的平台。”

        中民投亚洲恰恰具备上述这三点核心要素。

        中民投亚洲旨在成为服务民营资本健康发展的跨市场资源组织者,公司制定“一体两翼三通”核心战略,以旗下香港上市公司“中民金融”(0245.HK)为“一体”,发挥综合金融服务能力,覆盖企业发展全周期金融需求;以境内、境外为“两翼”,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把握最优发展机会,助力实现“资源互通”“资金融通”及“项目联通”,充分发挥“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桥梁作用。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需要思考几个问题,当地什么样的环境适合投,团队怎么去适应当地的环境,投资的产业是否是当地需要的?陈国钢提及中民投一个代表团曾去印度考察的经历。“印度当地最担心我们投资房地产行业,如果房价因此被抬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成本就增加了。他们欢迎我们投资基础设施,但基础设施投资期长,如果让单个企业拿自己的钱去投基础产业,时间上可能就耗不起。如果通过中民投亚洲这个资本的桥梁搭建一起做这件事情,是有可能做起来的。”

        搭建资产管理平台不单单需要国内的人,还需要当地的人。“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团队建设、人文管理上都需要去适应当地的国情,这也说明整个资本的桥梁、人文环境和产业的选择都是非常重要的。”陈国钢进一步强调道。

         ESG投资:不仅追求回报,更承担责任

        中民投亚洲的母公司中民投对“一带一路”倡议更是积极践行。早在2015年,中民投就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构筑全球化的产业平台、资本平台和人文交流平台。

        今年6月,中民投旗下中民筑友与蒙古国建设与城市发展部下属授权企业Mongolian Ganit签订价值150亿元人民币的乌兰巴托棚户区改造项目协议。中民筑友向蒙古国输出装配式建筑技术,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市建设绿色建筑科技园,帮助蒙古规划和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并建设总金额约150亿元的乌兰巴托棚户区改造项目。这也意味着我国建筑业“出海”从传统的原材料和劳务出口正转为战略规划、技术出口和人才培养的全新模式。

        4月28日,由中民投牵头发起,联合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以色列、印度、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投资者组成GP共同体,共同打造亚洲机构投资者联合海外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亚联投海外基金”)。据介绍,亚联投海外基金总体规模预计达100亿至150亿美元,将重点关注发达经济体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养老医疗、高新科技、金融科技及新兴产业的投资机会。

        中民投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成立“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基金”,并通过组建“全球专家委员会”贡献智慧,全方位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1月,中民投全球专家咨询委员会正式成立,成员有前巴基斯坦总理、前新加坡总理、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以及意大利前主席等等权威专家。

        中民投是中国率先建立的ESG投资组合的投资集团,也一直在国内倡导推行“ESG投资”的理念。

        ESG投资是指在投资过程中,在财务回报的考量之外,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以下简称“ESG”)等因素纳入投资的评估决策中。近年来,国际资本市场对ESG投资理念日益认同,这一理念也被中民投在中国倡导和推行。

        自成立以来,中民投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居家养老、装配式建筑、通用航空等特色产业,持续推进绿色、环保、民生事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发展保险、融资租赁、资产管理、普惠金融等现代金融服务业,努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在中民投看来,投资并不仅仅要追求回报,还需要承担责任。通过基于ESG负责任理念的投资,中民投发现投资机会、孵化企业,进而让资金真正地有利于社会。

        其中一个鲜活案例就是中国西部宁夏自治区的光伏电站和扶贫项目。原先在沙漠地区勉强维持生计的农民,开始养殖起了滩羊。这其中功不可没的是中民投宁夏(盐池)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的光伏板。正是这些光伏板遮挡了强烈的阳光,让草得以生长。另外,负责建造这座光伏电站的中民投旗下中民新能也帮助农民进行滩羊养殖的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