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7

中原银行王炯:用“上网”思维解决“下乡”传统难题

  

  9月27日,由中国民生投资集团、中原银行、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主办的首届乡村振兴发展论坛在郑州举行。中原银行行长王炯进行了《搭建一个平台完善一个体系 实施上网下乡 助力乡村振兴》的主题演讲,就自身所在的行业及中原银行整体战略,分别从中原银行对乡村振兴的理解和认识、破解乡村振兴的痛点难点、中原银行实施乡村振兴的实践和创新三个方面,对金融支持河南乡村振兴作了细致阐释。

  | 农业的未来意味着大产业、大市场、大客群

  农业是什么?演讲中,王炯首先从全局角度对农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作了分析。

  他说,农业首先是大产业,作为第一产业,为第二三产业奠定基础。现阶段,农业已步入“互联网+”新时代,创新出新模式、新产品和新业态,现代农业产业链逐步完善;特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发展快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加速;通过“互联网+”创造透明供应链,构建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农业发展更加绿色、有机、安全、高效。

  与此相对应的是,大产业对应的大市场。王炯认为,目前农村市场已逐渐成为广阔而重要的消费市场,且具有庞大的消费升级需求。众多工业品下乡,减少农民生活消费和生产成本支出;农产品进城,让农村特色产品借助互联网走向大市场,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及脱贫致富。

  在市场培育、政策红利、资本驱动等因素引导下,近年来众多知名机构及资本正在积极投资“三农”领域。

  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角度看来,农业还是大客群的来源。客户是银行生存之基,客户质量决定发展质量。数据显示,河南省总人口突破一亿人,农村人口占比超过50%,外出务工人口2800万,为金融发展提供巨大客户群,“拼多多”“快手”等以“流量为王”的互联网企业,让“小镇青年”成为其流量增量的主要生力军,也为企业带来巨大财富。

  | 中原银行“下乡”战略,填补乡村金融空白

  基于对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基本判断,国家也提出了乡村振兴总体战略。这项战略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总目标是完成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要完成乡村振兴,国家制度保障在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打好脱贫攻坚战为优先任务,通过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干部配备等,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对河南来说,做好乡村振兴,主要是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生活富裕为根本,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作为会议的联合主办方,中原银行在乡村振兴上积淀颇深。据了解,该行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广大市民”的市场定位。也一直在采取各项措施,推动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尽快落地。作为河南的省级城商行,中原银行既是市民银行和中小微企业的银行,更是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银行。

  据介绍,中原银行一直以来推行的“下乡”战略,形成“县域支行+乡镇支行+惠农服务点”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把优质的金融服务和先进的金融工具推广到广大县域、村镇、农村,填补乡村金融服务空白,让农村百姓共享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实现“服务不出门、取款不出村、村村有网点、户户有授信”。截至2018年6月底,中原银行已设立121家县域支行、37家乡镇支行、3400家惠农服务点,覆盖了全省90%以上的地区,惠及600余万县域居民。

  王炯说:“为中小微企业服务、为老百姓服务、为草根阶层服务,这是我们的理想和情怀,也是作为金融豫军的使命和担当。”

  | 金融机构服务农村,多个瓶颈问题有待突破

  前途光明,途中也布满荆棘。王炯认为,从长期实践的经验来看,农村致富和乡村振兴存在“钱”“地”“人”三个方面的痛点和难点。

  资金方面,由于农村生产经营模式单一、收入不稳定、缺少征信体系,加之“三农”贷款单笔数量小、笔数多,运营成本高,使融资难、融资贵、担保难问题一直困扰着“三农”领域。

  “地”即指由于农村产权抵押存在法律障碍或瓶颈,土地房产不能流动和变现,农户难以提供有效抵质押物,国家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还未真正落实。

另外,由于农民学历低、农村金融知识相对匮乏,“非法集资、电信诈骗、违法高息”等“下乡进村”趋势明显,伤害了很多农村居民;同时,农民朋友致富门路窄、渠道少,致富困难。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2017年河南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达2.32。农村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等亟须提升。

  在“互联网+”时代,“农产品上行”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产品标准化、物流、运营、人才等难点。突破农村电商中农产品“上行”的瓶颈,需要上、中、下游三管齐下:上游做好生产、加工;中游做好品牌、运输;下游做好服务、宣传。这也是一个复杂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王炯分析说,农村发展的问题不光在农产品,从金融机构发展来说,也面临几个待突破的瓶颈。

  比如,贷款额度小、户数多、过程管理成本高;农村居民信用体系基本空白,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难度大;农村的家族文化、宗族文化、熟人文化根深蒂固,抵押物收取难、处置难、变现难;农民的土地、房产等分散零碎,价值偏低,难以形成有效稳定的担保等。

  | 对农“三位一体”的渠道服务体系日渐成型

  据了解,支持农村实体经济和开展普惠金融,是中原银行支持本地乡村振兴两大抓手。

  对企业进行金融支持方面,截至2018年8月底,中原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523亿元,较年初新增26亿元,对省内如牧原、思念、永达、三全食品、阳光油脂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信贷支持。

  在普惠金融方面,已推出创业担保贷款、兰考普惠授信贷款、“卢氏模式”扶贫小额信贷、“幸福顶”户用分布式光伏贷款及村级光伏电站贷款,引进“格莱珉模式”,实施中原格莱珉扶贫项目。2017年12月,中原银行联手蓝城集团在平原新区创设了100亿元的城镇建设基金,拟打造数个全国一流的“田园康养文旅小镇”,探索“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支持地方新型城镇化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

  数据显示,中原银行构建的县域支行、乡镇支行、惠农服务点“三位一体”的渠道服务体系近年来渐渐成型。

  目前该行已在全省设立121家县域支行、37家乡镇支行、布设3500家惠农支付服务点,惠及1000余万县域及农村居民。惠农服务点能够为村民提供支付结算、小额取款、小额信贷、务工信息、电子商务、农业公益等“一站式”综合服务。

  与此同时,该行还组织金融大讲堂、送戏下乡、金融夜校等,普及金融知识,今年已在农村地区开展了3000余场金融知识、反假币、防范非法集资等宣传教育活动,将引智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

  | 创新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破农村金融难题

  作为一家以互联网技术为特色的本地银行,中原银行从自身优势出发,对更好服务乡村,做出了一系列创新。

  比如,开发“农村居民信用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建立农户信息数据库,运用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河南省农村信用信息系统”,按照“小额+分散+户贷+直营”和“线上运营”的思路,研发惠农贷款产品。

  再比如,研究农村信贷有效担保的新路径。针对农村社会形态更具稳定性,农民对土地、房产等物质财富的依附性较强,对精神财富的依赖性较强,农民违约成本相对较高的特点,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在农村推广农户个人信用贷款,这是基于对农村特殊社会属性深刻认识和把握的尝试。

  同时,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组织的整合作用,把“土地零散化”变成“土地规模化”,借助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两权抵押”制度改革,解决抵押物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问题,同时为后续行权提供流转空间。

  会上,王炯介绍说,中原银行目前针对农村居民存款、贷款、理财、支付结算等四大类需求,推出的是“原惠存、原惠贷、原惠盈、原惠快”四大惠农产品体系。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风控,创新推出“随心贷”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产品,实现“线上一键申请、实时审批、快速放款、随借随还”,最快3分钟放款。还推出了专属惠农银行卡——家和万事兴卡,执行金卡费率,实现多项减免优惠政策等。

  数据显示,在中原银行覆盖全省的乡镇支行,超过80%的乡村客户是人生第一次进行“理财双录”,并学习通过多媒体自助终端、手机银行购买理财产品。

  | 服务乡村经济,激励银行快速转型

  在王炯看来,支持乡村振兴,也为银行业的自我迭代提供了历史机遇。据其介绍,中原银行在农村实践中,实施了“智慧县域”工程和敏捷银行转型,反过来也激励了银行自身完成迭代。

  具体是,通过与地方政府、蚂蚁金服等互联网企业的跨界合作,构建“互联网+”政府服务、社会便民体系,构建县域智慧商圈,让当地老百姓享受到互联网服务和公共服务。

  充分利用移动科技手段和大数据分析,使用“线上化”方式解决农村信贷管理成本高问题,突破农村房产、土地流转的“圈子桎梏”,让财产权利“动起来”,让难以变现的抵押物“活起来”。

  与此同时,实现产品不断创新,还将成立乡村振兴事业部,建立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组织服务体系。建立“集约农贷”等新模式,为农村种植、生产、仓储、加工、销售、物流等提供全流程金融服务,实现农业全产业链融资合作。在内部考核、规模管理、审批效率、资金定价、风险容忍等方面出台政策措施,积极向涉农项目和农户信贷倾斜。

  中原银行的发展逻辑并不复杂。即依托金融科技,解决好农村服务痛点。抓住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契机,用“上网”思维解决“下乡”传统难题。

  王炯介绍,中原银行正在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特别是大数据分析,解决农村获客成本高与农民征信不完善等问题,降低获客成本,提升服务能力;打造专属惠农APP叠加快递、教育、义诊、医疗挂号等服务,推广专属惠农APP,让惠农服务点成为“金融服务站、农民之家、金融便利店”;引入农村生活服务金融场景,实现“场景+交易”“电商+金融”“渠道+服务”模式等,未来也将探索更多惠农特色服务。

 

(本文原发于大河财立方,记者:周世龙)